第0148章 第二式:覆土烧刃(1/2)

当然,这还不是这把刀的全部。

折叠锻打,能够解决而今炼钢冶铁技术上的不足,获得高性能的钢铁,真正让唐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,还要依仗另一门手艺——覆土烧刃。

所谓覆土烧刃,就是用一些特殊的矿物,泥土,覆盖在刀身上,不需要很高高硬度的位置,再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,继而进行冷却淬火。

在淬火的过程中,刀身赤裸的部分会迅速冷却,而有泥土覆盖的部位,温度的变化会缓慢平和许多,以此,来实现同一刀身上,各部位的硬度不同,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,在大幅提高刀刃强度的情况下,依旧能保持刀身的良好韧性!

在天朝的历史上,早在汉代,就已经出现了局部淬火工艺,只是在潇湘国的历史上,并没有发展到这一步,这样的工艺对于潇湘工匠们来说,尚且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知识盲区。

覆土烧刃制刃的第一步,在于将条形的钢料,加热至方便锻打的高温,进行反复的锤锻,反复折叠打延,少则七八次,多,则二三十次!

每一次锻打,都需要锻打数十,甚至上百百锤,以确保钢铁完全延展,将原料中之杂物有效地剔除出来,使其成为质地匀称之钢。

继而,将钢料与熟铁,按照适当的配比组合成刀,钢坚硬,但易折,必须辅以柔软的熟铁,以熟铁柔软易弯的特性,作为钢铁的骨干,此种手艺,被称为复合刃,或是套夹刃。

在这门手艺发展的过程中,大唐和霓虹国的工匠相互影响,相互借鉴,逐渐让这门手艺得到了发扬壮大。

在那个时代,常用的组合法有“三合”与“卷合”。

若是还要粉的更加细致,则用“本三枚合”“四方合”“五枚合”等。将不同材质,经不同的锻打手法融合为一体,全刃质地均衡,乃是那个时代,刀剑制造工业的极致,知道现代,无论是天朝还是霓虹国,都还保留着这样的古法铸剑!

至此,刀剑初步成型经修整挫磨即可进行淬火。

将刀剑预先加热,在加热之前,将“烧刃土”涂抹在到身上,以黏土、硼砂、铁粉、碳粉等,再加上以碳粉含量相等的木炭灰,调和成烧刃土,继而将烧红的刀,放入冷却液中,进行快速的淬火冷却。

水淬的速度最快,得到的硬度也较高。

油淬相对较慢,得到的硬度,也相对低些。

风淬相对更慢,得到的硬度,也相对再低些。

各有各的优点和缺陷,按钢材的不同和对期待的结果不同而选择最合适的热处理方式。

在这个过沉重,覆土部份的刀身,因覆土的隔离,就如同未投入水中一样,而这一步,也在很大程度上划分开了唐刀与武士刀之间的差别——

在那个时代,霓虹国的锻造技术不及大唐,无法解决在淬火的过程中,刀身自然弯曲的问题,而大唐名匠们,却是靠着极高的冶炼技术克服了这一问题,致使唐刀笔直,而武士刀弯曲,逐渐分型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器。

经过和两种特殊的工艺制造,一把唐刀,才算是诞生。

此章加到书签